战略,一锤定音,决定了企业往哪飞、怎么飞以及能飞多高。但很多企业战略不定、战略不清、战略错误,在战略的混沌中步步蚕食了企业的生命。
一号位,究竟如何才能为企业制定出一个好战略?
下文摘选自行动教育董事长兼CEO李践老师的著作——新版《赢利》,一文厘清好战略的4个标准、定战略的4个步骤。
本文作者:李践
行动教育董事长兼CEO
《浓缩EMBA》主讲导师
*下文摘选自李践新版《赢利》,有删减
如需阅读完整版,请点击链接购买书籍
什么样的战略,才算得上好战略呢?
根据我在商场摸爬滚打近40年的经验,我将好战略的特点高度总结为四个字:目、标、高、远。
目
好战略是取一舍九,一战而定
目是什么?方向。好战略必须方向坚定,始终保持战略自律。
方向来自于哪里?明确的终点。战略是从A点到B点,那么终点B必须非常清晰。一旦B点不清晰,做事情就容易失去焦点,迷失方向。因此,战略自律的前提,是先找到那个“一”,再取一舍九、一战而定。
而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方向坚定呢?背后有两种可能性。
一是老板没有战略思维,方向和终点不清晰。这类老板经营企业时不是战略驱动,而是机会导向,所以容易左右摇摆,每一次摇摆都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。
回想我自己创业的前10年,失误就在这里。当时战略不清晰,遇到障碍就转型,业务越做越散,最后导致乱。小、散、乱,就是没有战略思维导致的连锁反应。
本质上,经营企业是一个以有限对无限的游戏。企业自身资源有限,而外在机会和客户需求无限。如果企业被机会牵引、被客户需求迷惑,最终可能被机会“撑死”。做企业不是机会主义,而是专业主义。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,才不会被市场淘汰。
另一种可能性是一号位小富即安,战略目标过于短浅。《后汉书》中有一句话:“天地之功不可仓卒,艰难之业当累日月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创建天地那样大的功业,不可能仓促完成;艰难的事业应当逐日积累,才能成功。
行动教育设定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级实效商学院,这个目标很难实现,可能要耗尽我一生的时间和精力,但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,我只能取一舍九、一生一事、一战到底。
标
好战略是一号位的基因选择
标,即标准。战略不仅是方向,还是标准。
一号位对标准的选择决定了企业的基因,这个基因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做多大、活多久。
选择大于努力。作为一号位,你选择的基因是什么?如果你选择飞10000米,你就是雄鹰;你选择飞1000米,你就是大雁;你选择飞100米,你就是麻雀;你选择飞10米,你就是苍蝇。命自我立,所有的一切都是你选择的结果。
如果你选择成为雄鹰,你就可以活70年;如果你选择成为大雁,你就可以活20年;如果你选择成为麻雀,他就可以活10年;如果你选择成为苍蝇,你就只能活几个月。所有的失败,也是一号位自己选择的结果。
可能有些创始人会有顾虑:中小企业资源有限、能力有限,怎么可能选择雄鹰?
其实,雄鹰不是体量,而是标准。标准是质的变化,而非量的要求。假设你经营包子铺,选择雄鹰不是一上来就开1000家,而是开第1家时就按照世界第一包子铺的标准去开。
一旦标准拔高,用户价值就高,就能以质取胜。这不是能力和资源问题,而是选择和信念的问题,是对标准的认知问题。
战略的本质是标准。标准是真正的顶层设计,会引领全局。如果不能从雄鹰的标准出发,选择了苍蝇的标准,企业一定活不久,因为苍蝇的基因无法与雄鹰抗衡。
高
好战略是择高而立,降维打击
高,择高而立。好战略是一开始就选择世界第一的标准。因为只有择高而立,才能降维打击对手。
如何做到择高而立?这取决于一号位的战略意图。
1989年,战略大师加里·哈默尔和C.K.普拉哈拉德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发表的《战略意图》一文中分享到:“在过去的20年里上升到世界领导地位的公司,最初都具有与其资源和能力极不相称的雄心壮志。”
反观现实,许多老板小富即安,战略目标短浅,通常只能看到今年和明年。他们以现有的资源来计算未来的盘子,认为“我没有钱,没有人,没有资源”。
而真正懂战略的企业家会反过来想:如果10年后要成为世界第一,需要整合哪些资源去做这件事?然后基于终极目标,重新规划现有资源,缺什么,补什么。
任何伟大的企业都是从“三无”企业开始的。一号位必须重新站高一线,立下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。
伟大的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。战略中最有价值和力量的,是企业家坚定执着的信念:我是一切的根源,我是一切的创造。一旦企业家心中有了高远的目标,遇到困难内心也有一团不灭之火,没有这团火,企业家就没有战略定力,最后很容易把企业稀里糊涂做死。
远
好战略是以终为始,终点即起点
远,即以终为始。这个“终”是终局思维,即站在未来看今天的布局。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说过:“战略不是研究未来做什么,而是研究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。”
目标是思维的起点,也是行动的终点。然而大多数企业家思考的方式是:“我现在有什么?基于这些资源,下一步要怎么发展?”,顶尖高手,倒着想、正着做,思考的路径是:终点在哪里?要到达终点,现在需要做什么?
我在阅读《孙正义传》时,被一个细节打动。一次,孙正义找到他最信任的战略专家三木帮他制定公司300年的战略。你可能会哑然失笑,这不是瞎胡闹吗?300年,但孙正义坚持这么做,因为他相信:越是迷茫的时候,越要看得远。他告诉团队:以30年为单位思考问题,就必然无法看到有些东西。先想一想300年后是什么样,30年内做什么就非常清晰。
孙正义的逻辑是什么?以终为始。阿里巴巴前总参谋长曾鸣也曾说过:从终局看布局就是有战略,而从布局看终局就是没有战略。
今天很多企业表面上天天谈战略,实际上它的思维方式根本不是战略思维。战略思考中最核心的是远见。站得越高,看得越远,格局就越大。看到终局,路径规划就清晰了,资源布局也出来了。
每人每天只有1440分钟,即便再有钱的公司,资源也不可能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清晰的目标,就会让企业家善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资源,使之价值最大化。
综上,评估一号位的战略选择好不好,看这个战略是否符合以下四个标准:
目:取一舍九,一战而定
标:一号位的基因选择
高:择高而立,降维打击
远:以终为始,终点即起点
理解了战略的4个标准,接下来企业如何设计战略呢?
根据多年来的经营实践心得,我们提炼出一套非常实效的方法论,它包括以下4个步骤:定标、对标、标准、超标。
定标:
定标雄鹰
定标是一号位的选择:你要成为谁?即便你只是经营一家过桥米线店,从创业第一天开始,你也要立志成为世界级的过桥米线品牌。
世界级讲的是什么?不是规模,而是标准。从开过桥米线店的那一刻开始,你都需要装修店铺、物色厨师、采购原材料、招聘服务员……所有流程,无论你选择做大事还是做小事,一个环节都不会少。
最后你会发现:做世界第一的过桥米线店和做老幺的过桥米线店,都要花一样的时间、走一样的流程,差距不会太大,但结果千差万别。
既然过程都一样,你为什么不选择做老大?
许多企业家输就输在自己格局太小,输在目标短浅,输在选择的标准太低。标准太低,就会扼杀自己的未来。
作为经营者,你必须深刻理解商业竞争的本质,用户的选择逻辑只有一个:选择最好的产品。好的背后意味着什么?标准高。标准高,才能让用户体验远远超出预期。
如果你没有设定做老大的目标,你就不会对自己有高标准、严要求,最后你自然而然就会做小。只要你没有选择做老大,你就很容易变成老幺。
我们服务十几万企业家时发现,十多年过去了,那些真正能成长起来的企业,首要基因是创始人本身就胸怀大志。无论做什么行业,都要争做第一。
对标:
对标鹰王
定标雄鹰后,接下来你就要对标鹰王,向鹰王学习。定标世界级公司,就要向世界第一学习,因为未来你要面对的是全球化竞争,你的对手不是隔壁老王,而是鹰王。
鹰王为什么会成为鹰王?因为鹰王的标准高,所以它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周期。你要放眼全世界,锁定鹰王在哪里。如果你要做汉堡,就对标麦当劳;如果你要做咖啡,就对标星巴克……
对标鹰王学什么?学他的标准。如何才能学习到鹰王的标准呢?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鹰王的用户。如果你做咖啡,那么你就要去喝星巴克的咖啡,研究它的咖啡豆、它磨豆的机器、它的店面装修、它的员工……所有的细节都要疯狂学习。除此之外,你还要向它的供应商请教:为什么要这样设计?……所有关于经营的一切,你都能找到鹰王的标准。
标准:
起步即雏鹰
通过全方位向鹰王学习,你就找到了研、产、供、销、服等方方面面、每一个细节的标准,然后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,接下来就是缺什么,补什么。
这听起来很难,对吗?肯定很难!
但归根结底,经营企业就是无中生有。企业家的逻辑是什么?我是一切的创造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。
从定标雄鹰——对标雄鹰——对照雄鹰的标准,缺什么补什么,基因设计就形成闭环了。但你还不能止步于此,因为你的目标是超越标杆,成为新的鹰王,所以你还要刷新标准。
超标:
刷新雄鹰标准
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标准的竞争,企业最高级的竞争是对标准的赶超。最顶级的运动员想的从来不是夺冠,而是打破世界纪录。打破世界纪录的本质,就是刷新标准。
企业只有打破标准,才有可能后发先至,成为新的鹰王。
事实上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由标准决定的,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,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公司的逻辑也是这样,一流企业竞争标准,二流企业竞争品牌,三流企业竞争产品。
标准的背后是什么?资源的配置。
研、产、供、销、服等所有环节的资源配置都要对标世界级标准,删除所有与标准不一致的运营活动,从而使得企业投入价值最大化,这才是战略定位的本质。
综上,一号位如何设计战略?四个步骤:
定标:定标雄鹰
对标:对标鹰王
标准:起步即雏鹰
超标:刷新雄鹰标准